昨晚飄的微博朋友圈,被刷屏瞭。
而某專業平臺給出的映前票房預測,一致認為是,23億起,打底。
圖源|燈塔
這好口碑與高票房,統統指向瞭明天上映的《金剛川》。
究竟是過譽還是不負所期?看過片的飄,這就跟大傢說說。
《金剛川》發佈的第一支預告,是“獨白”版。
蔥鬱的山坡,遠處飄揚的青煙。
滿目蒼綠間,忽有人頭攢動。
那一年 俺們都才十七、八歲
畫面一切,入夜。
近處是坡上觀望的三個小兵。遠處,是火光串起長龍的橋。
唯一想的事 就是通過那座橋
15秒,兩個鏡頭,利落交代人物核心訴求:過橋。
過哪座橋?金剛川上的載重橋。
《金剛川》的故事背景,發生在1953年,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終階段,關系到志願軍在金城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。
為瞭要在指定時間內到達金城,保證前線的火力和後勤補給,志願軍戰士們必須要冒著敵軍狂轟濫炸,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。
金剛川一役鮮為人知,但它促成瞭最終停戰協議的簽署。
歷史中,當原型人物、工兵連連長張振智率隊到達水流湍急的金剛川時,這裡原有的大橋已被炸得不見蹤影,敵人還在不分日夜地進行炮火打擊。
官兵們經過7天7夜的奮戰,眼看要架好中水位重橋。
電影,就從這一時間節點切入。
開篇即通過步兵連長高福來(鄧超 飾)與班長劉浩(李九霄 飾)幾番對話,把戲劇“三一律”交代得明明白白。
時間:命令下達那刻到次日黎明五點前。
地點:金剛川上金剛橋。
情節:配合工兵連長閆瑞(魏晨 飾),完成架橋任務,確保大部隊及時通行。
這根貫穿電影始終的故事脊椎,撐起瞭或平行或相交的四個復調,也勾勒出它多少有些不同的線條。
主要講述這段抗美援朝歷史的影視作品,不少。隨口數得上名兒的,就有《上甘嶺》《英雄兒女》等片。
但,它們大多聚焦硝煙彌漫的前線主戰場;支援後方的那些力量,卻著墨不多。
而《金剛川》不但挖掘出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,還把初始目光投向戰場上那群新兵。
那群,才十七、八歲的人。懷揣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澎湃的熱情,奮不顧身地趕赴很可能有去無回的異鄉。
他們與每個追夢少年並無二致。血是熱的,心是燙的,眼神灼熱而閃亮。
與之相應,《金剛川》沒有采用戰爭片慣常的熱開場。
電影第一章,沒有太多讓人血脈僨張的戰爭大場面。反倒,紮紮實實、不動聲色地,重點描摹出步兵連幽微的小。
李九霄飾演的劉浩,日常最習慣性的動作是什麼?
掏出貼身帶的照片,看那些逝去的戰友。
年輕的小兵,一心想的是證明自己。
怎麼證明?
扛槍上戰場,正面剛。要用敵人的獻血來祭奠,替戰友們贏回再也得不到的勛章。
所以,他聽到高連長傳達上司指令,要全連執行協助工兵連的殿後任務時,他下意識的反應是:拒絕。
憑什麼又輪到我們連?我也想沖在最前面。
這個平時會拿高連長口音打趣的刺頭,有男兒一腔熱血的不甘。
還有不忿。
不忿的對象是誰?
他老偷眼盯的人——新來的女通訊兵。
他和手下的新兵胡盛趴在林地閑話。
胡盛問他:
那女兵也是四川的,你們講過話沒?
劉浩答:
講啥子哦,她都不曉得我名字。
氣鼓鼓中藏也藏不住的委屈,為他那張個人海報寫下人性的註腳:
未嘗兩心傢睦 但搏四海國興
都說國之不立,何以傢為。
可別忘瞭,在197653這冰冷冷的數字背後,也曾有如此鮮活的生命。
是那些,可能連彼此小手都沒拉過的男孩與女孩。
圖源|微博@人民日報
漫天的炮火,以最殘忍的方式催生他們成長。抑或,將他們埋葬。
《金剛川》由管虎、郭帆、路陽共同執導而成。
四個篇章,又分別用步兵、空兵、炮兵三種視角來聚焦同一事件,但絕不是風格迥異的拼盤式電影。
管虎的生猛,郭帆的硬核,路陽的冷冽,居然都融到瞭一起,並不見疏隔。
大概,是管虎做故事與編劇整體把控雙重保險。
三個視角中,最讓飄覺得有所突破的,是空兵這條線。它把故事講述者,從志願軍挪到瞭美軍那裡。
片中,美軍的夜間偵查機是F4U-5N海盜戰鬥機。它除對地攻擊外,亦擔當戰術轟炸機的角色。
加速性能好,火力強大(固定武裝為4門20mm機炮),爬升快,加之堅固耐用,令它一度是空中霸主。
據美國海報統計,二戰太平洋戰場上,F4U擊落比率為11:1。即每擊落11架敵機才有1架被擊落,戰績驕人。
因此,這款螺旋槳戰鬥機在朝鮮戰爭中亦被稱為——“夜間殺手”。
電影裡,希爾就是這款戰鬥機的王牌駕駛員。
一開始,他和夥伴對志願軍們,滿是不屑與輕視。
“黃螞蟻”,他們這麼稱呼對手。這大概是當時美軍的普遍態度。
美軍泰勒軍長就曾如此評價:
(中國志願軍)長於數量和勇氣,在戰術方面受過配合地形的良好訓練,但他們的裝備極其原始化,大部分是我們早已送進軍事博物館的古董。
言下之意,在熱兵器時代,我們要碾死你們,還不輕易得就如碾死一隻隻螞蟻?
轉變,在幾個小時內發生——
金剛橋屢屢被毀又再次以血鑄就。
明知不可能,依然開槍。
劉浩怒吼著沖戰鬥機開槍
圖源|《金剛川》,下同
不可能,就變成他們的武器。
最懂你的,有時反而是你的敵人。
同樣硬得像塊石頭的希爾,在最後,灌下烈酒,戴上牛仔帽。如西部片裡臨尾的高潮,要來場動魄驚心的明快死決。
那一刻,他達成瞭對自己,對對手,對生死的至高尊重。
而幸存的史密斯呢?他說,金剛川之戰,是“地獄”。
燃燒彈投下,一度鬱鬱蔥蔥的原野和林地,瞬息化焦土。
彈痕累累的荒原和斷枝殘幹間,繚繞著散不去、忘不瞭的焦糊味。
那些他們口中的“黃螞蟻”,那些令人敬佩的“真的沒有一個怕死的”對手,一眨眼的功夫,固化作焦炭。
親歷地獄,見識人間的大痛大難大苦,怒目金剛亦會成菩薩低眉。
何況尋常人?
而身為地獄的締造者,此後餘生,史密斯都被折磨與困擾,再也不敢坐飛機。
戰爭即地獄。
在它面前,所有人一視同仁,赤身裸體,不論死生。
步兵,關乎成長;美國飛行員,關乎尊嚴;而讓飄最動容的高炮兵,關鍵詞是信仰。
作為唯一能有效對抗高空攻擊的武裝力量,高炮兵就是那桿旗,牢牢膠合著敵我雙方的目光。
我方,要靠它護佑。敵方,需畏它突襲。
但,與高空盤旋的“夜間殺手”對抗的,僅有兩臺小口徑高射炮,剩餘的彈頭也嚴重不足。
而有關高炮兵的第一幕戲,居然是:奪權。
吳京飾演的高炮班長關磊,聽張譯飾演的張飛傳達軍令。
張飛,人不如其名。不猛,反倒有些慫。
他重點要告知關磊的事兒有倆:
一,兩臺高射炮一個做主火力一個在隱蔽位,你要去隱蔽位;二,現在我是排長瞭,你要聽我的指揮。
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,但張飛這兩把火,都是啞火。
整個對話過程,一講到重點安排,他就眼神往下溜,壓根不敢瞅關班長。
關班長一吼,他立馬縮脖子撇清幹系:都是上頭安排的,我就是傳令。
都是槍林彈雨裡闖過來的兵,張飛為啥就由著關磊性子來?
兩人關系的扣兒,從露面埋下,到第三章才徐徐解開。
原來,他們不是簡單的上下級,用張譯的話來說,是“亦師亦友亦兄弟”。
關磊,帶著他打仗,手把手教他開炮。單論技術,絕對是爺。
可由於脾氣爆性子烈,又憋不住煙癮犯瞭過,被降瞭級。
關磊的個人符號,是不離身的煙鬥。初入口,嗆人;磨合熟瞭,煙火繚繞中才咂出熨貼滋味。
張飛呢?用關班長的嫌棄話來說,吝嗇、摳門。
擔心炮彈不夠用,他看著戰鬥機過來瞭。高瞭,遠瞭,偏瞭……就是不願下令發射。
急得一旁指導的關班長冒火,當著眾兵面把他推開,發配去隱蔽炮位。
一到隱蔽位,張飛首先幹瞭兩件事。
一,查炮彈數量,看看班長是不是騙他。
二,摸用過的廢彈殼。手下小兵一看就懂,給他“變”出瞭根燙熟的玉米。
烤玉米,就是張飛的象征。
甭管日子再怎麼亂糟糟污塌塌,哪怕下一刻就可能被轟成血渣——
也要活好當下。
註意看,高炮班這二人的名字。
關磊和張飛,正正暗合著《三國演義》裡桃園結義的關張二兄弟。
電影後半程,做事風格截然相反的二人如何打配合。
張飛又是如何被激出血性,大叫“來吧”對天開戰。
飄就不劇透瞭。
可敢對你們保證,張譯飾演的張飛,絕對不負當陽橋頭、橫矛立馬的猛將之名。
《金剛川》的英文名,是犧牲。
這場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鬥,在管虎看來,“中國人之所以能在板門店談判,憑的不是武器裝備,憑的是勇氣和犧牲。”
為什麼要拍《金剛川》?
一方面,是為喚醒“中國人骨子裡留下的血性和不滅的風骨”。另一方面,更因為,那些不被常人所見的犧牲,其實都有價值,其實都不該被漠視與遺忘。
《金剛川》有張海報上寫著:“融時代血肉金剛,換當下風平浪靜。”
我們緬懷並致敬英烈,我們看見並講述他們的故事——
B站《金剛川》預告片下面的評論
不是為瞭戰。
而是為瞭,不戰。
棲息在戰爭饑餓的血盆大口之上。
我們一切的生活和文明,都不過是搖搖欲墜的建築物。
一不小心,就會被毫不容情地吞沒。
過去如此,現在依舊,未來亦然。
他們,是最不該被遺忘的人
趕上好時候瞭啊!我爸表哥掩護戰友犧牲在援朝戰場上瞭,他是獨子,喪子之痛加上身體不好還要下地幹活,老兩口不到50就陸續走瞭。
美國英雄拯救世界,關中國啥事?隨便來的神仙懟天懟地
買瞭晚上11點的票、管他精彩不精彩、隻為抗美兩個字就願意買票去看看
向為國犧牲的 健在的的勇士們致敬!
村裡的抗美援朝老兵 前幾天病逝瞭 還好他有兒有女,復原回傢就有傷病,雖然我們那邊一年發不瞭幾百塊錢?(這兩年漲到2.3千)的樣子,但是他看病基本不用花錢(縣醫院),記得年前他還說,現在政策好,每年有 2千多塊錢[點贊]
垃圾電影,主旋律沒完沒瞭瞭
抓住好時機,加油!,,
又接著先烈撈錢瞭,那個導演去英雄紀念碑鞠躬還背著手[得瑟]什麼玩意兒啊
說!你到底收瞭多少錢?好好的一張嘴把人傢黑成瞭這樣兒!還一視同仁,赤身裸體,什麼玩意兒啊
對,外國就沒有主旋律瞭[得瑟]
如果是一直好評的話,那絕對是我沒看懂!
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看打仗的電影!不知道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厭惡!不是說不好 隻是人參吃多瞭也會出問題的!
以主旋律名義收割錢包,以後的主旋律影片請不以贏利為目的。
感覺導演在致敬西遊記後傳,劇情不斷的重復,20分鐘的劇,硬是重復講瞭2個小時。簡直就是在消費國人愛國情懷,要不是沖著吳京和志願軍,根本不值得看,太垃圾瞭
管虎?管虎!牛逼!絕對不看
支持
現在就是看一次還兩次三次的分別,就算拍得不好,但這是一段歷史,帶上兒子讓他知道什麼是中國人的血性
電影不垃圾,你才是垃圾!
不要眼睛看,要用心看,帶入進去,這個不是娛樂片,這個是警示片[好生氣]
這主角服裝,好違和啊。
今天看瞭,不止我一人看得整場昏昏欲睡,邊上的大哥打起瞭呼嚕
發現魏晨最近開始演電影瞭啊
今天早上剛看瞭…這片子鐵定要翻車瞭,全票節奏緩慢而且沒有戰爭的緊迫感,用藝術表現手法的人物鏡頭很多,戰鬥場面過於集中在橋附近…臺詞說的江水湍急,奈何拍攝時可能條件有限吧,水靜河飛……要不是全片到最後那段,兩個防空炮位的人掩護過橋部隊開嘲諷吸引火力被打成碎肉,我估計很多人都要睡著瞭。總之藝術手法用過頭瞭,節奏太慢…歡迎感受欠佳。[不開心]
從評論能看的出來,現在有多少人都麻木成什麼樣瞭。現在的和平安定是理所當然的嗎,這背後有多少人在默默的付出,你可以做不到,但是不能去詆毀。
還是要向烈士致敬,用電影來喚醒什麼風骨什麼的就扯瞭,七十年前能戰,難道七十年以後就不能戰瞭?不存在喚醒什麼東西。
絕對翻車,現在都被金錢腐蝕瞭,哪能排出我們80後小時候那些神片,隻是為瞭撈錢而已,費用都給演員導演,還能多少用到片子上,還要打著情懷讓觀眾買單!
感覺像神劇,那手套很現代化。
管虎屁股是有問題的。有很多很多志願軍對黴菌勝利的戰役,他偏偏拍瞭個打韓軍的;對烈士墓鞠躬背著手等等,黑料太多。
沒人想去詆毀什麼!拍一部電影就要人們去緬懷 去學習 別鬧瞭!你讓那些移民的狗賊們怎麼辦?
這位網友的點評看起來有“美分”嫌疑啊。